• 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尔·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3位科学家,以奖励他们对神经系统“信号传导”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对于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有一个宽约200—500nm的裂缝,并且这两个神经细胞通过“突触”连结。右图表示一种脊椎动物普遍具有的化学突触及信号传导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信号的传递只在某些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参与下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 (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再与 融合,使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2)神经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 。所以在突触小体含较多的 (细胞器)。(3)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兴奋,而在突触前膜上没有“受体”,导致信号传到的特点是 。(4)兴奋通过突触由前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后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 。(2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尔·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3位科学家,以奖励他们对神经系统“信号传导”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对于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有一个宽约200—500nm的裂缝,并且这两个神经细胞通过“突触”连结。右图表示一种脊椎动物普遍具有的化学突触及信号传导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信号的传递只在某些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参与下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
      (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再与 融合,使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2)神经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
      。所以在突触小体含较多的 (细胞器)。
      (3)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兴奋,而在突触前膜上没有“受体”,导致信号传到的特点是

      (4)兴奋通过突触由前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后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
      。(2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神经递质通过高尔基体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将其释放到突触间隙再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是单向,信号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

    神经冲动的含义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