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马迁认为试题及答案-单选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马迁认为

      试题解答


      D
      分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农民不生产出来粮食,食物就要匮乏,工匠不生产出器物,劳动与生活就要陷于困顿,商人不进行流通,那么粮食、器物、财富就要断绝,资源缺少,山泽就不能得到开发。这四者,是人们的衣食之源。由题干这些意思我们可以理解到,司马迁认为农工皆本,所以答案为D。分析: 考点1:商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古代商业发展:
      ①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产生
      ②周朝: 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③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商业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④隋唐: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商业大都会;对外贸易发达;城市里坊市分开⑤宋朝:对外贸易发达;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打破市坊界限,店铺随处可设,农村中出现草市;打破日中为市限制,出现晓市、夜市
      ⑥明清: 涌现出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
      2、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 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
      ② 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③ 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明后期逐渐衰落。
      ④ 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考点2:主要经济政策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