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河流域地跨豫、皖、苏、鲁四省40个地(市),181个县,流域面积27万平方千米,人口1.65亿。耕地面积1 33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7.3%。自1194年黄河南侵夺淮,数百年来洪、涝、旱、风暴潮灾害给淮河流域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淮河的综合治理。材料一:1998年后,中央政府运用多种形式筹集治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仅中央投资每年就达20亿元。由于运用了国债等新的筹资手段,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等一批因资金短缺而停工多年的关键项目得以重新上马。材料二:水利专家说:这些年治理淮河的思路逐步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也就是从试图完全消除洪水灾害,转变为承认洪水的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设施,力争将洪水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政府运用国债等筹资手段在治理淮河中发挥的作用。(6分)(2)结合材料二中淮河流域洪水“管理”的实践,谈谈如何理解“治水要按规律办事”。(6分)(3)淮河治理应走依法治水之路,简述依法治水的基本要求。(6分)试题及答案-多选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淮河流域地跨豫、皖、苏、鲁四省40个地(市),181个县,流域面积27万平方千米,人口1.65亿。耕地面积1 33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7.3%。自1194年黄河南侵夺淮,数百年来洪、涝、旱、风暴潮灾害给淮河流域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淮河的综合治理。
      材料一:1998年后,中央政府运用多种形式筹集治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仅中央投资每年就达20亿元。由于运用了国债等新的筹资手段,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等一批因资金短缺而停工多年的关键项目得以重新上马。
      材料二:水利专家说:这些年治理淮河的思路逐步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也就是从试图完全消除洪水灾害,转变为承认洪水的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设施,力争将洪水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政府运用国债等筹资手段在治理淮河中发挥的作用。(6分)
      (2)结合材料二中淮河流域洪水“管理”的实践,谈谈如何理解“治水要按规律办事”。(6分)
      (3)淮河治理应走依法治水之路,简述依法治水的基本要求。(6分)

      试题解答



      本题结合淮河流域治理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考查财政作用、按规律办事、依法治国等知识,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第(1)问实质是要求写出国债的作用和财政的作用,这二者有不同之处,更有内在联系。国债的发行,起到了扩大财政收入的作用,这是充分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所在,所以要先写国债的这层作用。接着再结合材料说明财政收入的扩大在治理淮河方面、重要项目的启动方面,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方面起到的作用。第(2)问,首先要科学完整地阐述哲学原理和方法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人们必须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承认客观规律,并按客观规律办事。然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意思,用哲理进行分析。淮河治理原则的转变,说明人们正确认识到了洪水有其客观的规律,不可否认,治水就必须尊重洪水的本身规律,所以人们不能“控制”,只能“管理”,纠正了原来不合理的思路和做法。第(3)问,要求能够灵活地将“依法治水”换成“依法治国”,首先作个说明,然后将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完善立法、依法行政、严格司法、加强普法等方面写下来即可。

    国际组织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