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319年,齐宣王即位。他像其父辈那样广招天下贤士而尊宠之,大办稷下学宫。“开第康庄之衢”,修起“高门大屋”,授之“上大夫”之号。勉其著书立说,展开学术争鸣,吸纳他们有关治国的建议和看法。宣王时,稷下的师生数量多达“数百千人”。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中国古代教育史》材料二 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同治皇帝曾下旨认为设立京师同文馆“不过借西法以引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由此确立了京师同文馆的合法地位。1901年它并入了京师大学堂,是京师大学堂最早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教育史》(1)据材料一,概括从战国到汉代思想主流的变化,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其影响。(8分)(2)据材料二,指出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方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8分)(3)据以上材料和分析,概括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4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20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19年,齐宣王即位。他像其父辈那样广招天下贤士而尊宠之,大办稷下学宫。“开第康庄之衢”,修起“高门大屋”,授之“上大夫”之号。勉其著书立说,展开学术争鸣,吸纳他们有关治国的建议和看法。宣王时,稷下的师生数量多达“数百千人”。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
      ——《中国古代教育史》
      材料二 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同治皇帝曾下旨认为设立京师同文馆“不过借西法以引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由此确立了京师同文馆的合法地位。1901年它并入了京师大学堂,是京师大学堂最早的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教育史》
      (1)据材料一,概括从战国到汉代思想主流的变化,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其影响。(8分)
      (2)据材料二,指出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方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8分)
      (3)据以上材料和分析,概括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4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变化。从材料“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到“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建立太学”可以概括出从战国到汉代思想主流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对中国政治和文化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问题。根据材料“不过借西法以引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可以分析出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方针。根据所学知识,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方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兴办新式教育。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一“齐宣王广招天下贤士而尊宠之,大办稷下学宫”“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建立太学”,材料二“恭亲王奕?、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同治皇帝曾下旨认为设立京师同文馆“不过借西法以引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

    近代中国的基本经济形态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