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江苏2015高考试题库试题及答案-云返教育

    •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该表是某机构对200名20岁以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
      崇拜
      对象
      科学家 时代
      英雄
      娱乐
      明星
      体育明星 自己 反面人物 无偶像 其他
      人数 30 12 85 44 3 4 9 13
      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重庆云阳和湖北巴东县同处三峡库区,但在对待生长了几十年的森林时却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形成了鲜明反差。云阳县千方百计为护江的柏树治虫治病,巴东县却巧立名目砍烧连片的杉林作别用。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上述材料中这一事实说明
      A.人们的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之分
      B.有的人有价值观,有的人没有价值观
      C.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D.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小题2】上述材料还告诉我们
       
      A.不同的价值观对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B.同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也会产生不同的后果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价值观是人们必须坚持的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艾滋病研究者发现,有1%~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之前,体内存在三种名叫“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阿尔法——防御素”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某兴趣小组探究以芒硝Na2SO4·10H2O和CaO为原料制备Na2CO3
      (1)将CaO水化后,与芒硝形成Na
      2SO4-Ca(OH)2-H2O三元体系,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CO2,期望得到Na2CO3。三元体系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42+ Ca(OH)2(s)+2H2OCaSO4·2H2O(s)+2 OH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往Na
      2SO4-Ca(OH)2-H2O三元体系中添加适量的某种酸性物质,控制pH=12.3 [即c(OH)=0.02mol/L],可使反应在常温下容易进行。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通入CO2,进一步处理得到Na2CO3
      (2)在Na
      2SO4-Ca(OH)2-H2O三元体系中不直接通入CO2,其理由是 
      (3)添加的酸性物质须满足的条件(写出两点)是
         
      (4)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添加酸性物质的理由:
        ;以HA表示所添加的物质,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写为 
      (5)Na
      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b.通入CO
      2,溶液pH减小
      c.加入NaOH固体,
      减小
      d.稀释溶液,平衡常数增大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的形成,因为它
      A.首次使摆脱了神的束缚
      B.首次将宏观物体的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之中
      C.深刻的提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材料说明古人早期家庭常规教育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15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乃至国际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在汉代“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4分)
      材料二:史料: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7分)
      材料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的博文写道:“我到联合国大厦参观时,就看到一块大幅宣传,上面用世界上各种语言和文字,表明了一个大家都愿意遵守的最低伦理准则:中文用的是孔老夫子那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合国大厦三楼大厅确有一幅用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彩色大型壁画,壁画主题叫“黄金法则”:Do unto others,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引自《联合国的人际关系“黄金法则”》
      (3)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与联合国传达的思想有何相同之处?材料三中“黄金法则”在我国外交政策阐释中的最准确体现是什么?(4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2017江苏2015高考试题库相关试题试卷分类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