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浙江高考试题库网址试题及答案-云返教育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和而不同”的意思是说,要承认“不同”,在“不同”基础上形成的“和”(“和谐”或“融合”),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败。
      我国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指出,承认不同但是要“和”……这种“和而不同”思想,将是世界多元文化必走的一条道路。
      (1)如何正确认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8分)
      (2)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如何做到“和而不同”?(9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香格里拉地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向川西台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形成独特的融雪山、峡谷、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景观,为多功能的旅游风景名胜区。
      材料二 2014 年 1 月 11 日凌晨的火灾,让香格里拉这座中国保存最完好、最大的藏民居群 ——独克宗古城三分之二建筑从地平面上消失。下图为香格里拉位置示意图。


      简要评价香格里拉旅游资源的特色,并说明香
      格里拉景区在旅游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隐患。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一长方形的四个顶点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的射影的坐标分别为(-1,2),(3,3),(-3,5),(1,6),则此长方形的中心在此坐标平面内的射影的坐标是         
      答案解析
      类型: 填空题     难度系数:
    • 下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a、b、c三幅图的横坐标表示的条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 B.氧气浓度、温度变化、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D.温度变化、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如下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2013年恰逢辛亥革命102周年和中共建党92周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灾难深重的中国出现了众多救亡图存的杰出人物和几股根子在西方又结合了中国国情的救国思潮。其中,凝聚了人类历史智慧的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因为共产党纲领的许多原则与三民主义基本一致,毛泽东称之为新民主主义。这个时期共产党进行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实是改造过的三民主义革命。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都不是对立的,而是朋友和同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分别说明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对中国产生的巨大的深远影响?(8分)
      (2)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都不是对立的,而是朋友和同志。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7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商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请回答:
      (1)为实现富国强兵,商鞅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方面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6分)
      (2)从材料二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1分)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5分)
      (3)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得与失的评价是否客观?(1分)请任选其中一个变法简要说明其评价的主要理由。(4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阅读下列材料内容判断: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末期,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走出了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但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发展迟滞不前甚至有严重倒退的中国经济依然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无力控制一个具有7亿消费群的国家经济,导致人民对现有生活的状况日渐不满。1978年,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开始推行由周恩来最早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
      ——摘自《维基百科》
      材料二 中国改革之所以成功,苏联改革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国“突破口”选对了……而戈尔巴乔夫选择重工业为突破口,这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对苏联改革的整体进程以及其他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摘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比较研究综述》
      以下表述是从上面材料中的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画“√”,违背了上面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画“×”;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
      (1)从1970年起,中国开始对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2)根据邓小平的建议,从l980年起我国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3)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将市场经济体制转移到计划经济上来。
       
      (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二战后的冷战局面宣告结束。
       
      (5)中国改革之所以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突破口”选对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2013浙江高考试题库网址相关试题试卷分类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