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64春,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在致总理衙门原函中指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被革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之职。1896年3月至10月,李鸿章受命出访欧美。回国后,李鸿章在给多位朋友的信函中谈到了出访欧美的感受,在给某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此行遍历诸大邦,亲觇(视察)富强之实效,中国地大物博,果能上下一心,破除积习,力图振作,亦何事不可为……”在致旧时幕僚伍廷芳的信中,李鸿章更加明确强调:“根本之计,尤在变法自强”。材料三 戊戌政变后,有人告李鸿章是维新派,慈禧太后曾对李说,“有人说你是康党”(与康有为同党),李鸿章回答说:“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强国,中国之强久矣,何待近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臣实是康党。”慈禧听后只能“默然”。——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晴四十年》(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简析其思想变化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当时李鸿章给予慈禧太后的回答?(3分)(3)综上,简要谈谈你对李鸿章思想变化的看法。(3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4春,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在致总理衙门原函中指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被革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之职。1896年3月至10月,李鸿章受命出访欧美。回国后,李鸿章在给多位朋友的信函中谈到了出访欧美的感受,在给某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此行遍历诸大邦,亲觇(视察)富强之实效,中国地大物博,果能上下一心,破除积习,力图振作,亦何事不可为……”在致旧时幕僚伍廷芳的信中,李鸿章更加明确强调:“根本之计,尤在变法自强”。
      材料三 戊戌政变后,有人告李鸿章是维新派,慈禧太后曾对李说,“有人说你是康党”(与康有为同党),李鸿章回答说:“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强国,中国之强久矣,何待近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臣实是康党。”慈禧听后只能“默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晴四十年》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简析其思想变化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当时李鸿章给予慈禧太后的回答?(3分)
      (3)综上,简要谈谈你对李鸿章思想变化的看法。(3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概括能力。从材料一“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到材料二“根本之计,尤在变法自强”可以看出李鸿章观点的变化。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变化的原因:李鸿章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败,深刻认识到仅以富国强兵的方式(洋务运动)不足以救中国(3分);李鸿章考察欧美,目睹了西方富强与先进,而要变法自强。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强国,中国之强久矣,何待近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臣实是康党”说明当时的李鸿章面对局势的变化,认为变法才能强国。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根据三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从“师夷长技以自强”发展为“变法自强”,李鸿章的思想变化是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其对时局的认识日益清醒和深刻,认为变法才能强国。

    近代中国的基本经济形态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