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韩非子》材料二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等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请回答:(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在商鞅变法时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
      材料二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
      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等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
      请回答:
      (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在商鞅变法时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试题解答


      见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联系“小过不生,大罪不至”可知其赞赏商鞅的做法。第(2)问,结合材料中“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回答,其直接目的要从巩固统治的角度概括。第(3)问,从“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提取有效信息回答,实质联系这是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是进行文化的专制。第(4)问注意回答的是“消极影响”,要从矛盾激发了人民反抗入手,例如其法律严酷苛刻,文化专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成为导致秦亡的重要原因。分析: 考点1: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秦国进行的废除奴隶制土地制度为核心,实现富国强兵的改革。考试重点关注变法的条件、主要内容、作用及评价。
      ※背景: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1.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3.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4.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内容:
      1.经济上:
      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③统一度量衡。
      2.军事上: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了统治基础。
      3.政治上: 
      ①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
      ③制定秦律——有利于加强统治。
      4.文化上: 
      ①焚烧诗书——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②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发展了小农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征收、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历史作用:是战国时期最彻底最成功的一次改革。
      政治上——打击了旧贵族,强化了中央集权;地方上推行县制等措施,长期得到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经济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发展了封建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
      军事上——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体评价:
      ①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②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但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指导思想:法家思想。 宗旨(目的):富国强兵。
      ※性质:一场最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性质的变法运动。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