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和农民问题是政治改革中的核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的什么措施?这项措施的实施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魏书·食货志》(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3分)材料三(关于青苗法,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认为)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今通一路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宋会要辑稿·食货》材料四 (司马光曰)今言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官员)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贷出)为功,一切抑配(即强制百姓向官府借贷),恐其逋负(拖欠),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亡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春算秋计,辗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者矣。——《宋史·司马光传》(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变法派推行青苗法的主要理由。(3分)(4)据材料四,指出司马光反对青苗法的理由。(2分)(5)材料三、四说明了什么?你对司马光的观点有何看法?(5分)材料五 废除农奴制,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又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有关法令(6)根据材料五简要指出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后,俄国农民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令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4分)材料六 明治政府颁布的地契(7)材料五、材料六有关土地问题的规定,对两国工业化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2分)(8)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往往都涉及土地和农民问题的原因的认识。(2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土地和农民问题是政治改革中的核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的什么措施?这项措施的实施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魏书·食货志》
      (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3分)
      材料三(关于青苗法,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认为)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今通一路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宋会要辑稿·食货》
      材料四 (司马光曰)今言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官员)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贷出)为功,一切抑配(即强制百姓向官府借贷),恐其逋负(拖欠),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亡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春算秋计,辗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者矣。
      ——《宋史·司马光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变法派推行青苗法的主要理由。(3分)
      (4)据材料四,指出司马光反对青苗法的理由。(2分)
      (5)材料三、四说明了什么?你对司马光的观点有何看法?(5分)
      材料五 废除农奴制,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又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有关法令
      (6)根据材料五简要指出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后,俄国农民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令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4分)
      材料六 明治政府颁布的地契














      (7)材料五、材料六有关土地问题的规定,对两国工业化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2分)
      (8)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往往都涉及土地和农民问题的原因的认识。(2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农奴制改革的影响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