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07重庆高考试题库网试题及答案-云返教育

    •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若f(x)=x+
      3
      x
      是定义在[1,k]上的函数,且恒有f(x)>2
      3
      成立,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 根据自1818年以来的长期观测,第聂伯河封冻在10月。春汛径流量占年内全部径流量的61%,夏季流量占24%.冬季只有15%。
      材料三 尼科波尔气候资料(1961-2000年)

      (1)简述克里木半岛的地理位置特点。(6分)
      (2)根据图文信息,分析第聂伯河年内径流量变化特征及成因。(10分)
      (3)中国现役航母“辽宁号”的前身“瓦良格”号就是在乌克兰黑海造船厂(前苏联时期主要的造船厂)建造,简述黑海造船厂的区位优势。(10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实验小组对铁的锈蚀按下表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 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表.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读数
      /mL
      量筒最终读数
      /mL
      所需时间
      /min

      1 g铁粉、0.2 g碳和10滴水
      100
      70
      约120

      l g铁粉、0.2 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
      100
      70
      约70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
      (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先后以相同的速度通过A、B两点,历时0.5s,质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再次通过B点,历时也是0.5s,该质点的振动周期为         
      答案解析
      类型: 填空题     难度系数:
    • (16分)按生产方式,历史上经济发展模式可划分为封建主义经济模式、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阅读下列表格:

      请回答:
      (1)结合封建主义经济模式的特点,分析商鞅变法对封建主义经济模式形成的影响。(2分)
      (2)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主要原因。(3分)
      (3)十月革命后,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体制)作了哪些调整?(6分)导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僵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对比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特点,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方面的内涵。(4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因是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2010-2007重庆高考试题库网相关试题试卷分类

    MBTS ©2010-2016 edu.why8.cn